根据舞蹈功能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我们将佤族舞蹈分成木鼓舞系列。
一、木鼓舞系列
木鼓舞也就是木鼓祭祀舞,是围绕木鼓祭祀活动所产生的佤族民间舞蹈。木鼓,用整段大树挖空而成,用木棒敲打时便发出叮咚之声。木鼓被佤族认为是通神的工具和统一的军事信号,是佤族先民用来驱邪做鬼、召集部落成员、告急友邻、出征决斗所不可缺少的用具。过去每一个佤族村寨都有一个或几个木鼓房,每个木鼓房有一对木鼓,谓之一公一母。
木鼓的起源有人认为:木鼓随父系家长制的产生而产生,是父权制确立的标志,它随着氏族公社的解体和农村公社的产生与发展,才逐步演变为村寨或姓氏标志。西盟的佤族中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格来都的人讨了三个婆娘,大老婆叫颇托,二老婆叫玉狗,三老婆叫布吕张。大老婆颇托不会生育,买了一个养子叫岩坎摆。许多年以后,岩坎摆长成了一个英俊彪悍的大伙子。这一年,格来都外出做生意,颇托在家孤枕难挨,竟勾引养子岩坎摆,与之发生了性关系。颇托由此竟大病一场,久治不愈。格来都外出回来,请召采来杀鸡做鬼、卜卦问天。召采作法后,依照老天的“旨意”告诉格来都,“你得砍一棵树来做鼓,或去砍一个头来祭,你婆娘的病才会好”。格来都就去砍木头做鼓,连砍几个都敲不响。召采又按照老天的旨意告诉他:“木鼓要照你婆娘生殖器的样子做才会响,人头要砍你养子岩坎摆的头来祭祀才会灵”。格来都感到“天命难违”,一一照办。果然,木鼓咚咚地响,颇托的病也逐渐好了。从此,砍木鼓、猎头祭鼓的习俗便一直流传下来。在西盟窝郎寨,又传说拉木鼓的习俗是求水时兴起的。人从“司岗”出来以后,繁衍了好多人,但干旱无水,召采尼呵向人们传达了神的旨意,叫人拉木鼓来祭天,此后才有了水。
木鼓的起源虽不能以此为凭,但它是佤族多神崇拜的产物。佤族以万物有灵的观念去解释一些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认为梅依吉就是创造万物的鬼,它创造了动物植物以及人类,并赋予了各种机能。它主宰了万物,也掌握了人的生命,梦见它是吉兆,梦见被它拉走是凶兆,人们要求平安,就得供奉它。拉木鼓、作鬼、供人头、剽牛都是为供奉梅依吉,跳舞也是为了娱乐梅依吉,敲木鼓是为了使它听到鼓声下来接受人的供奉。佤族还认为一切东西都有灵,掌握谷子生长的女神叫司欧布,她就住在木鼓房,所以每年撒过谷种、盖木鼓房都要祭它。
(一)拉木鼓舞
木鼓祭祀活动始于拉木鼓。每次拉木鼓都要由头人主持全寨人来推选主持拉木鼓活动的人家,人们都以争取到主持拉木鼓活动为荣。确定之后,全寨人都会尽力帮助。一切准备就绪,择吉日由头人、“达召比”带着一些拿刀、枪、弩等器械的男子黑夜上山砍事先就已经选好的准备用来做木鼓的花桃树,砍前由“达召比”给树献上贡品、杀鸡滴血祷告后,挥斧砍几下,尔后大伙分批轮流将树砍倒,大树倒下时众人鸣枪驱鬼,然后拣三个石头放到树桩上给树鬼做“买树钱”,再砍下三米多长的一段树身,两端各凿两个鼓耳、拴上藤索,便是要拉回寨子的木鼓树了。
次日,便是拉木鼓之日,全寨男女老幼身着盛装,一清早上山拉木鼓。
拉木鼓就是拉木鼓树,佤语称“克鲁克罗”。拉木鼓人数不限。由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执树枝指挥领唱,众男性拉着藤条合着拍子边拉边唱边跳,其动作稳重有力、古朴粗犷。妇女在一旁助威呐喊,老人和小孩送酒送饭。沿路有人在前面撒米、泼水酒敬祈引路。鼓树沉重,道路坎坷,一个时辰行不过两里路。如果当天不能把木鼓树拉回寨子,就要留下一部分身强力壮的男子守着。他们认为,若不认真看守,木鼓树就会被树鬼拉回去。不论离寨多远,一般要求在五天之内拉到,而且拉到寨子的日子应该是属马日或是属牛日。
木鼓拉到寨门外,将头(树细端)转向寨门,意为将木鼓上的恶鬼送出寨外。一般要停放两三天,等候“召采”杀鸡卜卦,选好时辰,剽猪、剽牛祭祀,做鬼念咒。剽牛一般在屋外东边方向进行,用粗藤将牛拴在剽牛桩上,由剽牛者持剽杆从牛的侧边刺入,直达心脏。牛的四肢及头、颈分给固定的亲戚和“召采”,肉分给在场亲友。剽小黄牛还要取牛肝看卦。
一切就绪后,“达召比”将一个鸡蛋和一只烧好的貂鼠放到木鼓后端,然后挥动一只簸箕念咒。另一个“达召比”披法衣在寨中接鬼。木鼓旁的“达召比”念完咒后,将一只鸡蛋摔在木鼓树后端,祭鬼仪式结束。尔后众人一齐将木鼓拉进寨内,放到木鼓房旁边的场地上准备凿制。这一天的拉木鼓活动,男女老幼均可参加,特别是男女青年,相互邀约挤在一起逗趣作乐。拉一段路唱一阵子,声势浩大、威武壮观。木鼓拉到木鼓房的场地上后,人们集中到主办拉木鼓的人家里喝水酒、吃饭,在主办人家旁空地上或者在木鼓房旁跳舞作乐,也就是“跳木鼓房”。
各佤族村寨的拉木鼓方法大同小异,拉木鼓调各有特点。但是不论哪里的拉木鼓活动,都有这样一些特点,即:沿途合着歌声号子声一齐用力,这时的拉木鼓具有劳动性质;木鼓树拉到平地上,来回拉动唱跳作乐,这时的拉木鼓具有娱乐性质;木鼓树拉到木鼓房旁,或从寨门外拉进寨内,通过一系列祭祀活动再拉木鼓,这就具有一定的祭祀性质。
行进途中劳动性质的拉木鼓动作较为简单,而用于自娱和祭祀时的拉木鼓就反复地前推后拉、相互逗趣作乐,拉一阵唱跳娱乐一阵。歌声、吼声、跺脚声连成一片,声势浩大,威武壮观,往往是一拨人换下来又一拨人接上去,充分体现了佤族人民慓悍的民族气质和团结奋进的巨大力量。
(二)剽牛舞
“剽牛舞”是在木鼓拉至木鼓房旁,剽牛后的第二天傍晚,在剽牛人家竹楼上进行的男性祭祀性双人舞蹈。“达召比”左手端着盛满水酒的竹筒,右手握一标杆走在前面,边走边唱,泼洒水酒,挥动标杆驱邪,尔后又捧上一块牛肉,念念有词地敬祈平安,另一舞者吹着芦笙伴奏跟随,舞步相同。二人在屋内来回往返,大约十分钟后结束。
“剽牛舞”动作稳沉、端庄、严肃。
群众性的“剽牛舞”在主人家旁的剽牛场上进行,大多重复跳“跳一下”、“跳三下”、“龙摆舞”等祭祀内容。
(三)跳木鼓房
“跳木鼓房”佤语称“格老尼克罗”。当人们把木鼓树拉到木鼓房旁的场地后,就开始跳木鼓房,可以在主办拉木鼓活动的人家跳,也可以在木鼓房旁边跳。人数不限,即兴参加,男女老幼拉手围圈,边唱边跳,有领有合,气氛十分热烈。
西盟小马散地区的跳木鼓房有一种跳法,无乐器伴奏,唱跳结合。领唱时,众舞者双膝微屈,身前俯成“三道弯”,右脚合着节拍跳。合唱时,大家挺胸抬头,逆时针方向走步移动,双手随之举起放下,如是反复。
沧源的跳木鼓房有“跳一下<高低代>”、“跳三下<高累代>”、“送膝舞<高多俄>”、“铓锣舞<高格龙勐>”四种跳法。伴奏乐器有芦笙、木鼓、铜鼓、铓锣等。吹芦笙者就是领舞者,敲木鼓、铜鼓、铓锣者不参与舞。其余男女舞者围成内外两个圆圈或一个大圆圈,其舞步以“一步跺”、“一步踢”、 “三步跺”、“三步踢”为主。四种跳法由简单到复杂,腿的屈伸和身的俯仰频繁而自然,每一步都有双膝弹动之感,走则轻柔,跺则有力;擦地起落,顺势踮脚,走跳结合,十分和谐自然,再配以各种打击乐的音响效果。西盟跳木鼓房则更显得柔中有刚、刚柔结合,既潇洒自如,又节奏分明。上身的起伏则随势变化,使整体舞姿优娴中透出豪放,刚劲中越显和谐,给人一种热烈、美好、愉悦之感。
(四)敲木鼓
“敲木鼓”佤语称“歹克罗”。跳木鼓房后第二日开始凿木鼓,在凿木鼓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由“召采”在放木鼓处作鬼看卦。当工匠把木鼓制作好试敲满意后,就把它抬入木鼓房上架敲打。木鼓房占地十多平方米,高约2.5米,四周无壁,用六根木桩支撑着草房顶,房侧还挂着几个供人头的竹箩。听到木鼓声响,全寨乃至全部落的群众闻声而至,木鼓房旁犹如闹市,水泄不通,男女老幼拉成大圆圈,合着鼓点跳转,舞步整齐,节奏感强,大家边唱边跳,无乐器伴奏。以此庆贺木鼓制作完成。
击鼓者为男性,每个木鼓二至四人合敲,他们右手执鼓槌敲打木鼓,左手握竹子做成的响把上下抖动加花伴奏,发出四种高低不同的音调,奏出佤山独具风格的旋律。
击鼓者的基本动作为:双脚立与肩宽,半蹲俯身,送胯转身,时而抬起右腿伸缩三次、对称,时而抬起左脚、挥舞鼓锤自转一周。表演到高潮时,动作幅度增大,围着大鼓狂舞,鼓点也更加激烈。鼓声、歌声浑厚、有力,舞蹈动作粗犷、质朴而富有韧性,热烈而奔放。
最精彩的是有的鼓手相互邀约,村寨之间进行击鼓比赛,谁敲得最动听、最热烈,舞蹈最优美,舞步最整齐,大家就喝着采把他团团围在中间,姑娘们端着水酒向他们祝贺,表达敬佩之心,传递爱慕之意。
(五)砍头刀舞
砍头刀舞是部分佤族地区旧时的传统舞蹈,建国以后不再有此舞。
木鼓凿好放到木鼓房七天以后,头人便要组织人去猎人头来祭祀。出发之日须是属牛日或属虎日。既可砍活人的头,也可砍埋到土里的死人头。孕妇和十岁以下的小孩的头不能砍。每当外出猎头有获,临近寨子时鸣枪报喜。寨中人闻声敲响木鼓、象脚鼓和铓锣,盛装出寨迎接,首先由最有威望的一个“达召比”双手捧着盛满水酒的竹筒念咒、祈求砍来的人头保佑谷物丰收、村寨平安,并跳起“迎头舞”,接着,“砍头英雄”(猎头者)跳起“砍头刀舞”,以显示自己英勇善战和长刀的好运气。新中国成立后,砍头的习俗已经取消,此舞也不跳了。“砍头刀舞”有单刀舞和双刀舞,其动作主要是上、下、左、右挥动长刀防身,砍劈、刺杀,按逆时针方向行进跳转。
(六)迎头舞和送头舞
过去,凡猎到人头或打到麂、豹、熊等大动物时,都要用其首来祭木鼓。其首既是供品又是崇拜之物。供头仪式隆重,人们围着木鼓房又唱又跳,敬祈供品使谷物长得好,让人们有吃有穿。
每当猎头有获,人们闻讯出寨迎接,这时候魔巴跳“迎头舞”。到祭木鼓时,全寨人跳“供头舞”。
人头或兽头供在木鼓房一段时间后,就要把它送往寨外的鬼树林中,鬼树林中有专放人头的“人头桩”。在送头过程中,全村人又聚集到木鼓房旁跳“送头舞”三天,最后一天下午才把人头送出,一路上要求队伍整齐,忌摔跤,忌别人踏着自己的脚后跟。
供头舞与送头舞动作基本相同,边唱边跳,无乐器伴奏,二者均有特定的时间、场合、地点限制,舞者人数不限,跳“送头舞”时,男性头缠黑布,女性头上插红毛树叶,有较浓厚的祭祀性质。
迎头舞专由祭祀活动主持人达召比跳,主要动作是走步移动,泼洒水酒,舞步较深沉稳重,显得端正、严肃。
迎头时,由“达召比”端一张圆蔑桌,桌上放一件叠好的大红长衫和一个大红包头,中间放一碗米,米上放一个鸡蛋。米和鸡蛋给头人吃,衣服给猎头者穿。“达召比”给猎头者佩上长刀,穿好红衣服,众人敬以水酒、糯米饭团,继而“达召比”口中念念有词,诸如:“芒阳姑娘,我们请你来当家,若不是你来,我们的瓜架就会倒,我们的木鼓房就要霉烂”之类。尔后,由四个会唱会跳的老年妇女给死人头梳发洗脸,边哭边唱,还围着人头敲铓跳舞。
人头供到木鼓房要跳“供头舞”。即使在平常,但凡猎到人头或虎、豹、熊等大动物,也要用其头祭木鼓,既是供品,又是崇拜物。人头或兽头供到木鼓房一段时间后,就要送到寨外鬼树林的人头桩上,全寨人又聚到木鼓房唱跳三天,即“送头舞”。第三天后送出人头,将人头送到人头桩上放好,一路上要求队伍整齐,忌摔倒、忌别人踏着自己的脚后跟。
第二年收割完毕,全寨人再根据寨中不吉利事情的多少来决定是否砍木鼓,决定主持拉木鼓的人家。不吉利的事情多了,说明上年猎的人头不灵了、不能保佑寨子平安了,于是需重新开始拉木鼓、祭木鼓。
木鼓舞的全部动作都比较简单,基本动律在于腿的屈伸,身的俯仰幅度大、步法随着曲调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沧源、西盟搜集到的木鼓祭祀舞蹈,大致可分“拉木鼓”、“跳木鼓房”、“敲木鼓”、“砍头刀舞”、“供头舞和送头舞”、“剽牛舞”六大类。
这些舞蹈,随着木鼓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它是佤族人民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的一种体现,是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的折射。随着历史的前进、文化的发展,这些舞蹈已逐步从原始宗教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一种反映佤民族灿烂历史文化、反映强悍的民族精神、反映佤族人民向往光明、向往幸福的执着追求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随着砍头祭祀原始习俗的消亡,这些舞蹈已逐步由具有浓厚宗教祭祀色彩的舞蹈变为具有丰富内涵的自娱性舞蹈。木鼓也在文艺活动中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它悄然走下神坛,由神圣的“通天圣器”、“通鬼重器”变成了任何人都可以击打的普通乐器,成为人们钟爱的乐器之一;“木鼓舞”的神秘面纱也逐渐被揭开,成为对外展示佤族歌舞艺术的一个重要载体。
二、芦笙舞(打歌)
芦笙舞即吹着芦笙跳的舞,佤语称“高格买比”,民间又称打歌,是逢年过节时佤族的自娱性集体圆圈舞。佤族民间的婚丧嫁娶、重大节日集会、闲暇之日都喜欢打歌。打歌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舞蹈,它不受地点,场合、人数多少的限制,其特点就是载歌载舞。它以热烈、洒脱的舞步变化,以激昂、欢愉的领唱合唱,以节奏分明的器乐伴奏来表现人们生产、生活的欢乐之情。阿佤人说:“安哎稿安永地领,安哎给安永地提”(不打歌不得笑,不唱调不好玩)。正常情况下,由办事情的主人家或寨中有威望的长者召集,找一块比较宽敞平坦的场地,婚嫁、盖房等喜事一般在主人家院场。院场中心立一株松树或芭蕉树,树下摆一张桌子,桌子旁烧一个火盆,吹芦笙领舞者从主办芦笙舞人家竹楼的火塘边开始跳,一长者端着盛满芭蕉、甘蔗、糯米粑粑、水酒、烟等食物的托盘与吹笙领舞者同舞,舞完三圈并一齐走下竹楼到场院里,将食物置于桌上,于是男女老幼围圈而舞。有些地方不烧火盆点蜡烛,因此在沧源部分地区还称为“蜡烛舞”,意为点着蜡烛跳的舞。芦笙舞还有“过年舞”、“圆圈舞”之称,。
关于芦笙的来源,有这样一个故事:很早以前,地松鼠长得很好看,大眼睛、长绒毛,十分聪明,它经常把草根咬成一些长短不一的管子吹出高低不同的各种音,这便是今天的芦笙。一天,生来不会唱歌的阳雀从地松鼠旁飞过,听到地松鼠在吹草管,觉得十分动听,便对地松鼠说:“松鼠哥哥,我不会跳也不会唱,你能把你的芦笙借给我吹吹,让我高兴高兴吗”,地松鼠不肯借,怕阳雀不还,阳雀说:“我就吹一下嘛,如果你不放心,就抓住我的尾巴,我就不会跑掉了”,地松鼠看到阳雀苦苦相求,便答应了,而且抓住了阳雀的尾巴,不让它拿了芦笙跑掉。阳雀吹了一会儿芦笙,舍不得还,趁地松鼠不备,用力一挣带着芦笙飞走了,结果尾巴被地松鼠拽断,现在的阳雀没有尾巴,但它有一动听的芦笙,整天在天上吹来吹去。地松鼠呢,,失去了心爱之物,整天哭泣,念着“还我芦笙,还我芦笙”时间一长,眼睛也哭小了。后来有一个孤儿,爹妈死了,他十分忧郁痛苦,一天,听到阳雀叫声,便模仿着用竹子做成了芦笙,以此来消愁。当时,佤族盛行砍头祭谷,生活困苦,孤儿便用芦笙吹奏各种曲调以消除人们的痛苦,由此产生了芦笙的玩调、谈情调、孤儿调,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用芦笙伴奏的舞蹈形式。
在沧源地区,则又流传着“达赛玛”的故事。传说中的达赛玛自幼失去父亲,母子二人投奔其舅舅,舅舅是一个佤族部落的头人。达赛玛自幼聪明,七、八岁时就上山割马草。他生性好动,到山上看到什么就学什么。野猫跳、小兔跑、蒿子摆、树叶摇、学什么象什么。回家来,就帮助做家务,学什么会什么,做完活还要模仿各种劳动动作比比划划。天长日久,鸟兽奔跑、劳动生活、各种动作被他模拟得形态逼真。后来,仙人送给他一支芦笙一支竹笛,并教他如何吹,达赛玛就用笛声和笙声来模拟鸟兽的的叫声和人们劳动时发出的响声,由此产生了各种舞蹈音乐。
母亲和舅舅去世后,达赛玛成了孤儿。那时候,佤山砍头祭祀十分盛行,部落械斗时有发生,加上连年灾荒,佤山到处都有孤儿流浪。每逢节日,无家可归的孤儿们聚集一起,沿村乞讨,十分凄惨。达赛玛见此情景,吹起芦笙、笛子,领着村人和孤儿们唱唱跳跳,人们不断呼喊:“哎哈!哎哈!克饶管对,嗯哎哈哎恩哎哈!”(孤儿跳啊孤儿跳,孤儿孤儿莫悲伤),孤儿舞也因此而产生。孤儿舞不仅给孤儿带来安慰,也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心,达赛玛由此受到启发,并开始用舞蹈形式来宣传砍头祭祀、部落械斗的害处,推行以歌舞代替砍头祭祀的主张。并四处游说传舞传教,许多部落接受了达赛玛的主张,开始用歌舞形式来代替砍头祭祀,以动物的头颅代替人头,各个部落的舞越跳越热闹,歌越唱越动人。人丁逐渐兴旺、粮食丰收,竹楼越盖越好,裙子越穿越漂亮。达赛玛由此受到了佤族人民的爱戴,所到之处,人们呼喊着“赛玛背劳来”(达赛玛了不起)。据说达赛玛在晚年时,一只乌鸦为他叼来两个青树果,达赛玛把它种在南腊的南景班中寨以及下海牙,现在这两棵青树长得枝叶繁茂。如今佤族村寨都喜欢种青树,为的就是纪念达赛玛。在信奉达赛玛教的地区,每户人家都在室内设一个“力苦”位,力苦就是达赛玛的姓,意思是给达赛玛睡的床,每逢节庆,人们献上贡品,以祈求五谷丰登。
后人们在达赛玛的孤儿舞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产生了许许多多模拟鸟兽动作,模拟生产生活动作的舞蹈,逢年过节人们均以此为乐。舞间歌唱时一般一人领唱,众人附和,唱词大意为:“达赛玛教我们唱歌,教我们跳舞,我们的舞就一直没有间断,阿达(即爷爷)来耕地,阿奶来播种,我们盼兴旺我们庆丰收。让阿佤人的儿女象麻雀一样多,让阿佤人的寨子象鹦鹉一样热闹……”等等。特别在“惹岛”节(播种节),全寨男女要围着火塘打歌互相祝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时代的更迭,这些舞蹈从单纯的自娱功能变为融自娱、社交、庆贺、教育、祈祷丰收等多种功能的舞蹈;伴奏乐器也从芦笙、竹笛发展到笙、笛、独弦琴、毕颂等多种乐器,舞蹈形式也分成男女老幼皆跳的集体舞、青年男女才跳的青年舞,或是老人舞、儿童舞等。这些舞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几种类型:
1、模拟鸟兽动作的舞。诸如:“摆头虫舞”、“龙摆舞”、“斑鸠舞”、“乌鸦舞”、“狗脚舞”、“白鹇舞”、“鸡刨食”、“麂子跳”、“田鼠舞”、“鹭鸶舞”、“燕子舞”、“布谷鸟舞”、“马鹿舞”、“野猫跳”、“孔雀舞”、“喜鹊舞”、“小米雀舞”、“蟋蟀舞”等。这些舞模拟鸟兽的飞、跑、跳、转、摆动作,飞则轻赢、跑则欢快、跳则粗犷、转则灵活。头、身、臀随势摆摇,加上舞蹈音乐的拟声,更是声似形似神似、形神俱到,给人一种欢娱可笑,滑稽愉悦之感。
2、模拟劳动生产的舞蹈。诸如:“种包谷”、“挖地舞”、“施肥舞”、“铲地比赛”、“舂墙舞”、“踩谷舞”、“舂小米”、“烤火舞”、“凑火舞”、“骑马舞”、“犁地歌”、“薅棉花”等。这些舞蹈将劳动生产动作形象化,既有娱乐功能,又有传授劳动生产知识功能。
3、有特定动作的自娱性舞蹈。诸如:“绕三圈”、“对跳”、“穿翻歌”、“往后跳”、“连接跳”、“右跺脚”、“进退跳”、“弯膝舞”、“扭脚舞”、“勾脚舞”、“出门跳”、“刹车舞”、“扫地歌”、“两脚歌”、“踢脚歌”、“缩脚歌”、“蹩脚歌”、“嗑膝盖”、“蒿子摆”等。这些舞以一个或几个特定动作配以平常的走、转、跳、跺等舞步,在手势、队形上稍加变化,在动向、力度上随腿、脚、膝的技巧进行变化,形成各个不同组合的特点。
芦笙舞的跳法千变万化,但都以火为中心,或围圈而舞,或面对面站成两排,或男女围成内外两圈跳转。众人在领舞者(即伴奏者)的带领下,踩着节奏翩翩起舞。其跳法又以模拟鸟兽动作的舞蹈更为生动有趣,芦笙舞的动律在于眼随身到,身随步摆,步随音动。节奏感比较强,各种变化均在步法的变化上,身、手、头、眼均随势为之。勾脚、踢腿、跺、蹦、跳、跨都十分灵活,除伴奏者外,手的动作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舞而异。有扣手而舞的、有拉手而舞的,有甩手而舞的,有抱手而舞的、也有背手而舞的,随意性比较大,一般情况下,男舞者动作幅度大,显示出一种粗犷豪放,女舞者动作幅度较小,显得悠娴自如,基本动律为左走右跺,抬腿踮脚,起步屈膝,有张有弛。走步左轻右重,一步一弹动,每个动作都有身、形、步的和谐潇洒之妙。其神态犹数模拟鸟兽觅食、惊跳、寻伴的眼神逼真,具有警觉灵敏之感。每个组合的对称性较强,一般都是左做一次,右做一次,前做一次后做一次,舞者也往往男女成对。唱与舞的配合也十分和谐,即兴创作的唱词配以节奏分明的芦笙声、笛声、三弦声,使热闹非凡的舞场闹而不乱。每每跳到高兴处,则一人唱众人合,或几人唱众人呼喊,班洪、班老一带的喊声为“嗯哎,哈哎,嗯哎哈!”(大家跳呀大家跳),或“撒尧哎!”;岩帅、四排山一带呼喊声则是“习嘿、习嘿!习嘿哈!”歌声呼喊声合着节奏,节奏规范着舞步。歌声、呼声、跺脚声与各种伴奏乐器声混合成奇妙的交响,激发出舞者的激情,汇聚成欢快与热烈,使之越跳越有劲、越跳越热烈。那种壮观、热烈的场面,任何人身临其境,都会被感染,都会情不自禁随之而舞。
由于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佤族打歌同样也受邻近其他民族的舞蹈影响,不断地吸收兄弟民族的优秀舞蹈,使许多打歌动作带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诸如沧源的“直歌”、“穿花”、“阿妹跳”、“倒置歌”、“三摆手”、“喂猪歌”、“跳脚歌”等,与镇康、永德的彝族、德昂族打歌大同小异;凤庆的“翻身歌”、“对脚歌”、“小半翻”、“ 趱两趱”、“赶街歌”、“作揖歌”、 “树林荫荫鹧鸪叫”等,更是与当地彝族打歌一模一样。同样,同一种舞蹈,在不同的佤族地区会演变为不同的跳法,诸如“孤儿舞”,沧源的跳法与耿马的跳法就不一样,唱段和音乐也不同,即使在沧源,不同的佤族村寨也会跳出不同风格的“孤儿舞”。可谓一山一种舞,一村一个调,充分体现了芦笙舞舞蹈动作的灵活性。
三、青年舞
“青年舞”佤语称“高格西诺底”,是青年男女用来娱乐、寻偶的一种舞蹈形式。不论季节,不论场合,每每在明月之下青年男女吹起芦笙弹起三弦会集一起,以舞蹈形式来寻觅意中人,一对情侣一旦爱心萌发,便挽手悄悄离开舞场,互赠信物,细说情话。信物多为手镯、梳子、筒帕之类,情话便是那卿卿我我的缠绵之词,女的还要为意中人梳头,其情意也就融在其中。
流行在沧源的青年舞有“三弦舞”、“口弦舞”等。“三弦舞”就是以小三弦为道具和伴奏乐器边弹边唱边舞的舞蹈,“郎弹弦子妹来合”一般是男弹小三弦领舞,女合着节奏交叉与之对舞,男女配合默契,舞步和谐自然。“口弦舞”就是弹着竹篾口弦跳的舞,口弦男女都可弹,口弦依靠手拨动簧片发声,再通过嘴的大小张合与气流的流动调节音高和音量,给人以悠娴迷人之乐感。“青年舞”一般都是男女成对,面对面地跳,种种情意尽在舞步和眼神中交流,加上明月银辉,使之更添几多柔情。
青年舞的舞步比较轻盈柔和,以“走步”、“弹动”、“小跳”、“抬腿”、“转身”、“拧身”动作为多,走则情意缠绵,跺则刚中有柔,合以抒情、悠扬的舞蹈音乐,给人以一种甜、柔、轻的美感。
四、女青年舞
佤族少女成年以后,就会以各种方式来显示自己的美,表现自己已经成熟、以吸引异性的关注与追求。女青年舞就是这种美的表现形式。最常见的女青年舞有《甩发舞》、《奇笼笼》、《多依花》等。
“甩发舞”佤族称“稿西围赫给”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自娱性舞蹈。除结婚、盖房剽牛、丧事时不跳之外,其他场合可随时随地起舞。“甩发舞”年代久远,不知源于何时,在沧源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阿佤山有一对恩爱情侣,男的叫岩起,女的叫依带儿。岩起长得英俊强壮,依带儿黑发披肩长得如花似玉。有一天,俩人上山找竹笋,山箐里布满了蜘蛛网,俩人的头上、身上都被网住了。他们相互拉扯;扯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把蜘蛛网拿干净,依带儿的满头黑发被弄得七皱八折,叫人好不伤心。后来,聪明的岩起就把竹子破成条来帮依带儿梳理头发,很管用。岩起给依带儿梳理了三天三夜、依带儿又给岩七梳理了一天一夜,梳了又理,理了又梳,一对情人在梳头时间诉不完恩爱情话,依带儿的头发被梳得发亮,他们在月光下高兴地唱啊跳啊,头发随风飘起、一对情人陶醉在幸福之中。后来每当明月升空,二人就在月光下相互梳头,共诉恩爱之情,尔后双双起舞。于是,阿佤山有了“竹梳子”,阿佤山的情侣兴起了“梳头”之俗。依带儿在水槽旁边梳、边洗、边甩。依带儿甩发的姿态触发了佤族姑娘们的创作灵感,于是乎,佤族姑娘的甩发舞就这样诞生了。从此,串姑娘梳头的习惯和甩发舞,便在阿佤山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
《甩发舞》既可两人对舞、也可集体进行,舞者多为偶数。每当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姑娘们相聚在竹楼晒台或村中空地,大家手拉手排成排、围成圈边唱边跳,随着歌声左右前后甩动长发。似火焰升腾、似瀑布飘洒。《甩发舞》是佤族女性舞蹈之精华,整个舞蹈节奏强烈,动作优美、潇洒,展现了佤族姑娘的热情、奔放、粗旷、纯朴的性格。在佤族甩发舞的强劲豪放中。隐含着温柔、和平,这是不同文化长期互相交流影响的结果。剽悍与温柔,刚健与飘逸融为一体,这正是佤族甩发舞所呈现出的风格,是刚柔相济之美在舞蹈艺术中的卓越展现。
五、蜂桶鼓舞
“蜂桶鼓舞”即敲着蜂桶鼓跳的舞。蜂桶鼓(佤语称“康孔”),因形似蜂桶被汉族人命名为蜂桶鼓,它是用整段树(木棉树、刺桐树等)掏空后,两头用牛皮、麂子皮绷紧,一敲咚咚响,声音宏亮。蜂桶鼓舞流传在沧源的勐来乡曼来村的部分佤族村寨,曼来的蜂桶鼓舞“跳新房”,在庆贺新房竣工时跳,佤语称为“稿年靠”,意为“跳家”,或“跳新房”。
蜂桶鼓舞的特点是热烈、奔放、节奏感强。鼓声并非千篇一律的齐奏,而是“公”重、“母”轻。即公鼓先敲一拍为重拍,母鼓紧接着敲第二拍(弱拍),依次而奏,边奏边跳。敲鼓者皆为男性,一人一鼓,用布带系好斜夸于左腰。由领鼓人先敲一声,其他人紧跟其后依次敲击,鼓声呯嘭有序,此起彼伏。“跳新房”的舞步基本上是上一步身前俯,退一步,腿前抬,上则跺地有力,退则气度轩昂,击鼓者都在里圈,众女舞者拉手或扣手围在外圈,按逆时针方向且唱且舞。每唱完一段。随着鼓声,男舞者呼“嘿嘿|西嘿哈|西泽西泽|西嘿哈”,女舞者呼“西者西者|哎西泽|西者西者|哎西者”。男唱女合,男的唱词内容多变,女的唱词始终合以没有实在意义的衬词,诸如“嘿哎尼衣哈嘿嘿尼、嘿嘿尼嘿”等类。男舞者唱词如:人从石洞出来,雀和鸟与人去做窝,人砍房子的大梁,要盖房子避雨、“人看得见蚂蚁跳,就跟着蚂蚁跳,盖好了房子,就敲锣打鼓来庆贺”等,也唱历史故事、人情世故等一些很富有哲理和**的歌调。一般情况下,众人会尽情地在主人家彻夜唱跳,直至次日天明。
六、水鼓舞
水鼓舞是班老一带流传的一种鼓舞,佤语称“稿拱茸”,意为“水鼓舞”。据传是因南传佛教传入班老由僧人戈耷麻带来的,故也有称“佛鼓”或是“两面鼓”。传入了四代大约一百多年。这种舞大多在修整缅寺、纳新菩萨,上层头人聚会时以及欢度“开门节”、“关门节”、“泼水节”时跳,因其鼓有一个调音孔,每逢天气干燥音质变化,就从调音孔滴水进去调整出合适的音响,故称“水鼓”,其舞也就称为“水鼓舞”(稿拱茸)。班老地区为何流行水鼓舞?民间有“十八王子舞蹈比赛”的传说;
一百多年前,佤山十八部落都采纳了达赛玛“以舞蹈代替砍头祭祀”的主张,各个部落歌舞升平,生活美满。为推广和发展歌舞活动,十八部落的头人商议,进行一次舞蹈大赛,优胜者得尊为十八个部落的老大哥。舞蹈大赛定在南腊的焦山举行。评比的标准是:比哪个部落的舞跳得刚劲有力;比哪个部落的伴奏乐曲花样多;比哪个部落的服装好看;比哪个部落的舞者长得漂亮等。
水鼓舞的动作变化主要在于打击乐伴奏者,伴奏乐器除水鼓外还有镲、铓等,其鼓不分“公”鼓“母”鼓,但一个鼓分“公”面和“母”面。击鼓者左手掌敲击“公”面,右手握住用布包裹的鼓槌敲击“母”面。左右手配合巧妙,右重左轻,按节奏敲击。击铓击镲者与之配合,其声粗犷豪放,催人奋进。其舞步点、跺、踮、抬、踢、蹬不断变化;其身俯、仰、蹲、转幅度很大,热烈奔放、豪迈至极。跳到兴起击鼓者与击镲者对舞,拧身、转身灵活自如。每跳完一段,由一男性老人唱“门班老奖翁哈员,打艾贡茸斤希拉儿,毛贡莫毛开哎巴永,落老如格翁毛贡打(班老地皮如鼓面,敲响水鼓人欢腾,鼓绳金子做,说话老实如鼓绳)”。水鼓舞的众舞者动作随意性较大,一般为拉手或扣手围圈,自然向逆时针方向走动。
七、丧葬舞
丧葬舞就是人们祭奠活动或者敬祈“鬼神”活动所产生和祭祀性舞蹈,有娱神娱鬼之功能。
过去,佤族信奉 “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其“鬼神”的概念就是各种“精灵”和抽象的自然力量。他们认为鬼神的种类很多,有水鬼、有火鬼、有树鬼、有谷子鬼……人死后也要变成鬼。鬼神世界也和人一样,各种鬼神都要吃、要穿、要生产,也有家庭和家属。鬼神中分有大小,但没有隶属关系,大鬼管大事,小鬼管小事,各种自然现象皆由鬼神所为。所以,人们不论干什么事都要告知鬼神,一切“灾祸”都要靠做鬼获得幸免,发生什么事做什么事才会得福免灾。因此佤族的宗教活动十分频繁,每每遇到天灾人祸就要做鬼,有了疾病也要做鬼,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做鬼看卦,乞求人畜平安。
人死后做鬼,一是为驱邪,二是让死者灵魂安息,让他到另一个世界有吃不完的米、穿不完的衣、享不完的欢乐。做鬼活动中必须跳舞,不仅可以让死者安息,而且还能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怀念之情。因此每每丧葬,都离不开歌舞活动。佤族的丧葬舞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臼棒舞与竹竿舞
“臼棒舞”和“竹竿舞”是同一种舞蹈,在西盟称“竹竿舞”,在沧源称“臼棒舞”或“织臼棒舞”,“打臼棒舞”因用竹竿与臼棒敲击伴奏而得名。
关于“臼棒舞”的由来,民间传说的大意是这样:在很久以前,人们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迁徙不定的原始生活。后来,有一个名叫“达惹刚”的人发明了住房,人们才开始安居乐业,以后人们编了“臼棒舞”缅怀“达惹刚”的功绩,并已成习俗,但凡村寨里较富裕或有影响、有威望的老人死后,全寨人举行一次“臼棒舞”,以祭拜或娱乐死者灵魂,以求祛灾赐福。
每有丧事全寨人禁止生产劳动三至五天,人们都要去看望死者、守灵。有的唱歌赞颂死者生前功德,有的跳舞“欢送”死者灵魂,以寄托哀思。他们说:“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死,它到另一个世界同样离不开歌舞,所以我们要唱歌跳舞欢送它”。 臼棒是佤族舂米的工具,用臼棒伴奏,死者灵魂到了另一个世界就有吃不完的米、穿不完的衣。竹子是佤族人盖屋和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敲竹竿为死者“送行”,死者在另一个世界就会有好竹楼居住、有好器皿使用。铜铃伴奏犹如马铃叮当,死者到另一个世界一定会“当官”、会骑“高头大马”。
这个舞在报丧后第二天至埋葬前,在死者家旁的空旷场地上进行,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击竹竿臼棒者为双数(大多为八人),舞者单双均可,既可一人表演,又可分组进行,随着臼棒击竹竿的节奏反复跳。舞前,先把两根长五至十米的大竹子平行放在地面,两杆相距一米左右。击臼棒者面对面分别蹲在两竹竿外边,每两人握一对臼棒,以之击竿或臼棒相击发出高低不同、节奏多变的声音为舞者伴奏。舞者则利用两个臼棒相击的音隙在臼棒间来回跳动。沧源岩帅一带的跳法是:舞者手持铜铃,从右侧先点步再单起单落跳入臼棒之间,马铃声与臼棒、竹竿的敲击节奏十分吻合。西盟的跳法有“蚂蚁舞”、“数家谱”、“斑鸠舞”、“豹子舞”、“画眉跳脚舞”、“竹竿舞”六个套路,其区别在于道具和手的动作变化。
(二)悼念舞和棺材舞
“悼念舞”和“棺材舞”是同一种舞蹈,沧源称“悼念舞”,西盟称“棺材舞”,均属悼念死者、安慰死者亲属的祭奠舞蹈,一种在死者入棺后跳,一种在死者入棺前跳。它的产生与佤族“祖先崇拜”和“事死如事生”等观念分不开。按佤族老人说“活着爱唱爱跳,死了也要歌舞伴随”。佤族群众说:人死了不宜哭,哭声在死者听来好象乌鸦叫,不吉。以唱代哭既可安慰死者亲属,也可告慰死者灵魂,认为是欢送他,使之高兴。
沧源的“悼念舞”在死者入棺当夜跳,男女舞者数十人拉手围着棺材边跳边唱,唱词有领有合,大意为告慰死者放心离去,其功德将永留人间,安慰死者亲属不必哭,人人都逃不了生与死这个关口,再硬的石头也会烂,再粗的青树也会枯,人的疾病就象藤子绕青树,绕得紧了青树就死等。其舞步以跺、抬、踏组合,俯身时突出悼念之情,唱词多以大调出现。舞步不宜大跨大跳,跳法比较规范,没有随意性。
西盟“棺材舞”在死者入棺前跳,但一般要求死者是老人或是有名望、有影响的人时才跳。从报丧开始就以击棺木伴奏进行舞蹈,直至逝者入棺才停止。其舞贯注着狂放、深沉的感情力量。击棺由三至四人表演,都是男性成年人。其余围圈舞者人数不限,大多是死者生前好友或舞伴。两个击棺者分别站在棺木两端,右手握住棺盖把柄,左手按住盖面(以防盖子离底脱落)。舞者一至二人站在棺木两侧。舞步多为走步、跺步、跨步(从棺木上越过)。走步时动力腿向前提起暂停,同时主力腿踮一次脚后跟,双手自由小摆动。此舞在死者家旁场地上进行,一般可跳三至四天。
(八)舂碓舞
佤族至今尚用木碓杵舂米,在日常生活中,姑娘们三、五成群地围着碓窝舂米是常事,但跳“舂碓舞”却必须在特定的时候或合适的场合。
“舂碓舞”过去是在建盖大房子、拉木鼓、剽牛祭祀、头人亡故或村中有威望的人死时才跳此舞,男女青壮年均可参加,人数四或六人为宜,也可二或八人表演。舞者每人握一臼棒,围着盛有谷物的碓窝而立,“小八字步”站立,举杵时身子后仰,捣米时身子成弓,你起我落,并以杵击碓边发声伴奏,或一组捣米、敲击,另一组挥杵舞蹈,交替轮流进行。其风格特点朴实大方,热烈奔放。充分表现了佤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纯朴感情。
“舂碓舞”是人类早期的劳动舞蹈,它源于劳动,由平时的舂米动作提炼而成。捣米时发出“嘭、嘭”的声音。
(九)叫谷魂
“叫谷魂”是一种敬祈丰收的祭祀舞蹈,流行于沧源的许多佤族村寨中。
这种舞一般在每年谷物成熟前后进行。在谷物成熟之前跳这种舞,意思是将谷子的魂叫回家来,使它粒粒饱满获得丰收。谷物成熟之后跳这种舞,意思是将谷子的魂叫进家中,不要让它走掉,争取来年更大的丰收。
每次叫谷魂,都有一定的祭祀活动,可以由每户人家举办,也可以由一村中较富足的人家主持,做完叫谷魂的祭祀仪式后,全村人就围着舂碓,吹着谷杆跳叫魂舞。杀猪、杀鸡要一公一母成对,要选毛色好看的,小红公鸡最宜,杀鸡杀猪均在主火塘边,这时,请魔巴或有名望的老人来念咒,送给他鸡翅膀、鸡腿、鸡头,若杀猪就送腿子肉。这一天,男女都要着意打扮,意为不让谷魂看到你家很穷而不愿意回家。男主人在火塘边叫,女的敲铓锣,部分亲友到地里或田里拿回一点谷物蔬菜,然后用谷杆做成哨吹着回来,到了寨外大叫“谷魂回来了,主人家拿水酒来喝……”。主人就下竹楼接“谷魂”,在火塘边吹奏竹杆念咒以后便到场院里围着舂碓边吹竹杆边跳舞。此舞的动作较简单,一步一踮,扭头摆身,双手捧着竹杆哨的末端一张一合起共鸣作用,若在一旁吹奏,可以用瓶罐等物作共鸣之物,其韵律十分优美。
佤族民间舞蹈与其他门类丰富的文化艺术相互影响、共融共存,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专业创作。就佤族舞蹈创作方面而言,无不得益于丰富的民间艺术,在专业舞台上颇有影响的《木鼓舞》、《高格龙勐》、《跳新房》、《薅秧歌》、《司岗里》、《加玲赛》、《阿佤人》等佤族舞蹈,就是吸收了佤族民间舞蹈的营养,借鉴了崖画艺术、传统音乐、民间故事的艺术氛围,才有了驰骋舞台的强劲生命力。